承市应急工贸〔2020〕1号
承德市应急管理局
关于印发《承德市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
整治推进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高新技术开发区、御道口安全监管局:
现将《承德市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推进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2020年1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承德市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推进方案
为深入推进冶金行业三年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冶金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依据《全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推进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治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制度执行不严格、风险辨识管控不彻底、隐患排查不深入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夯实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实现精准化作业管理,坚决遏制安全事故。
二、整治内容及时间要求
全市钢铁联合企业、独立炼钢企业、高炉工艺铸造企业、特种钢企业、烧结矿企业、球团矿企业、白灰烧制企业、铁合金熔炼企业、钢压延企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纳入整治范围。
(一)修改完善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各县(市、区)要督促企业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回头看”,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新修订完善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方案的任务目标要明确、量化,工作措施要具体、细化,责任分工要按照“三个必须”的原则,明确到各个部门、分厂和有关人员,并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核后签发执行。2020年1月底前,各企业要完成专项整治方案修订工作。
(二)全面摸排企业底数。各县(市、区)要对辖区内纳入专项整治范围内的企业进行全面摸底,做到一个不漏,并按照“一企一档”的要求,建立企业专项整治管理台账,全面掌握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企业摸底情况表见附件。2020年2月底前,各县(市、区)完成企业摸底工作,2月15日前汇总后,报市局工贸科。
(三)全面排查治理重点问题隐患。各县(市、区)要督促指导企业对照《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和《金属冶炼企业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以煤气、高温熔融金属、皮带通廊、有限空间、防爆区域管理等为重点,聘请专家或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全面排查,排查结果要形成正式书面报告,并经专家签字或机构盖章后报属地应急管理部门备查,对存在问题、隐患的,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按照“五落实”要求,限期治理到位。2020年2月底前,各企业要完成排查工作,并对排查的问题进行彻底整改消除。
(四)深入推进“双控”机制建设。按照《深入推进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承市应急工贸字[2019]2号)和《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指导手册(试行)》要求,结合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做到同部署、同推动、同提升,督促企业全面完成“双控”机制建设工作。同时,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或加入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自动生成管控任务、全流程管理、统计分析、预警提醒、指标考核等功能,提高安全管理效能。2020年6月底前,各企业必须完成“双控”机制建设。
(五)完成“安全管理制度诊断”工作。各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执行,要结合专家或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及近年来本单位轻伤以上事故以及外单位各类典型事故教训,研究制定细化、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对策措施,及时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推进精准化管理,形成制度落实刚性约束,实现制度本质安全。对于规模较大、工艺复杂、设备较多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较好或者较差的分厂(车间)先行先试。各企业重新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后,必须聘请专家或有能力的第三方机构评审同意后执行。2020年8月底前,完成炼钢、炼铁、煤气单元制度诊断;11月底前,各企业必须完成安全管理制度诊断工作;开展试点的企业,2月底前完成试点诊断工作。
(六)强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提升。各企业要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提升工作,未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必须达到三级以上安全标准化水平;已达标的企业要全面开展等级提升工作,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必须达到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力争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要将“双控”建设列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重要考评内容,对“双控”建设未开展或走形式的企业,一律不予通过标准化评审;将“双控”建设列为已达标企业标准化运行质量评估的关键内容,重点检查,着力提升。2020年底前,各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提升工作。
(七)持续实施安全装备改造升级。各县(市、区)要督促指导企业结合“双控”建设、安全标准化、隐患排查等工作,深入推进机械防护和能源隔离安全工程,做好顶层设计,在抓好现有试点生产线的巩固提升工作的基础上,持续扩展覆盖范围,坚决杜绝盲目改造、“装点门面”的现象。要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设备、技术,鼓励企业采取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手段,加强监测监控和联网联锁,进一步提升设施本质安全水平。
(八)着力提升岗位标准化作业能力。一是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开展一线作业人员标准化作业专项培训,强化内部高危作业人员许可管理,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不得上岗作业。二是加强警示教育,开展“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活动,对本单位近年来发生的轻伤以上事故或同行业发生的事故进行汇总,并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对策,进行专项教育,用身边的实际案例,对从业人员进行警示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三是强化危险作业、检维修作业管控,落实作业前风险会商、告知制度,全面分析作业全过程的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相应的预防和管控措施。四是完善作业过程监督机制,对一线作业人员的现场作业行为实施管理和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章行为,监督指导一线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断改进和提升员工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2020年6月底前,完成“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活动。
(九)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各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要依法考核合格,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新、改、扩建设项目依法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擅自投入生产;对未依法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的,依法责令整改。建立健全应急预案,配齐救援装备,按规定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完善分类合理、查找方便、存档齐全、便于管理的安全生产档案。2020年5月底前,各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必须考核合格,取得合格证;2020年10月底前,未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的,全部依法履行到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此次冶金行业专项整治顺利实施,切实取得整治效果,市局专门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应急局局长姜立新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市应急局监察专员程木林同志担任,市局工商贸科全体同志为小组成员,专项整治日常工作由工商贸科组织实施。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设立专项整治日常组织机构,保证专项整治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二)坚持企业主体。专项整治的核心是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必须提升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县(市、区)要将有关工作要求和工作压力传递到每家企业,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层面对待安全生产,必须全过程参与整治工作,细化分解任务目标,加强过程监督管控,确保整治取得实效。企业要按照“六查六看”的要求自查自纠,对排查出的隐患,列入隐患治理清单,制定整改方案,做到“五落实”,确保按期整改到位。
(三)严格监管执法。各县(市、区)要加强对企业整治工作跟踪问效,定期进行督导、调度,及时掌握企业整治进展情况。要持续开展重要时段、重点地区执法检查和暗查暗访工作,注重执法质量与效果,对发现的重大隐患要实施挂牌督办、限期销号。对于整治走形式、进展缓慢的企业,要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并采取精准帮扶和解剖式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其尽快落实整治措施。对于仍存在煤气、高温熔融金属、皮带等相关重点问题隐患的企业,要立即下达停产整改指令,依法从严处罚。
(四)加强警示教育。专项整治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一律按照规定召开警示教育现场会,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作检查,有关监管部门负责人分析事故原因,查找监管漏洞,制定下步改进措施。对于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或者一个地区接连发生同一类型事故的,一律全市通报批评,并由市局组织对事故单位和事故地区进行重点帮扶。对于监管执法中发现的反面典型或重大隐患,一律在主流媒体进行曝光,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工作落实。
各县(市、区)要明确专人负责,定期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小结,并将有关情况报市应急管理局。第一次报送时间为2020年2月底前,以后每两个月报送一次,12月底前报送全年总结。
附件:
冶金企业专项整治基本情况表
企业名称 | 企业地址 | ||||||||||
现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时间 | 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公示 | 是否开展责任制考核评估 | |||||||||
现行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时间 | 公司级管理制度数量 | 注册安全工程师数 | |||||||||
从业人数 | 班组长数 |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数 | 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数 | ||||||||
金属冶炼工序从业人数 | 金属冶炼工序安全管理人员数 | 煤气特种作业人员数 | |||||||||
机械防护和能源隔离试点数 | 能量隔离试点生产线名称 | ||||||||||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区域数量 | 开展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安全设备设施检测检验的区域数量 | ||||||||||
重大危险源情况 | 名称 | 等级 | 备案时间 | 建设项目“三同时”情况 | 项目名称 | 预评价或条件论证 | 设施设计 | 验收 | |||
安全标 准化 | 名称 | 等级 | 评级时间 | 有限空间 | 总数 | 其中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 涉爆粉尘有限空间个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