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区筑牢思想防线织实森林“防火网”
随着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森林火险等级随之提高,为了有效防范森林火灾的发生,双桥区提早进入新常态,多措并举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筑牢思想防线,织实宣传教育网。通过广播、标语、会议以及宣传车、宣传资料、防火令等媒介,使森林防火知识家喻户晓。开展防火宣传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宅“四进”活动,在林区、墓区主要通道口,悬挂防火横幅500幅,发放防火令、明白纸、卡片10000 张,和区教育局联合发放《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 10000 张,切实筑牢群众的思想防火线。
健全防火机制,织严安全责任网。实行24 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人员值班制度,严格落实护林防火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由22 名区级领导和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安排和督导检查,确保各级人员及时到岗就位。
加大巡逻力度,织密驻守监控网。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排查监管。抓好“五清”工作,在重点地段狮子沟镇清理隔离带6万多平方米,清理坟头100 多个,下达隐患整改通知5 份,各镇推行与坟主签订《坟头管理责任书》 工作。将全区划片看护,实行网格化管理,切实提高森林防火应急处置能力。
承德县严禁火种进山入林确保消防安全
针对气温迅速升高、农事用火进入高峰期的实际,近日,在承德市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暨“五项清理”攻坚月活动动员会议结束后,承德县也召开全县春季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乡镇党委、政府设立了分会场,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一把手、各国有林场场长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责任落实要到位,切实加大防火力度。进一步明确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县直部门包保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户的防火责任体系,层层签订防火责任状,各乡镇防火责任人员要全部下村,领队看护和巡逻,县直包保部门要增派干部全天候驻守乡镇;严格24 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通讯畅通,处置及时有力。
火源管控要到位,切实消除火灾隐患。全面加强防火预警预防,合理调整防火力量,重点放在沟沟岔岔,护林员全员上岗到位,做到路口有人把,山头有人看,坟头有人守。加大对重点时段、重点地段、重点人群的巡查,加强对重点林区、重点户、重点人员的死看死守;做好各项火源管控措施,林区内严禁一切野外施工、爆破等作业,严禁携带火种进山入林。
滦平县强化管控防火于未“燃”
面对冬春季以来有效降水少、草木干枯、防火形势异常严峻的实际,滦平县严密部署、细化落实,将各项举措做细做实,最大程度地保护好森林资源和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有效监管、防范和应急,强化防控,防火于未“燃”。
一方面,宣传教育广覆盖。为提高全县各级群众的防火意识,该县组织召开不同层次的专题会议,对冬春季防火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制定了防火工作宣传方案,在充分利用防火明白纸、宣传板报、村村通广播、宣传车等宣传载体基础上,对痴傻呆?等重点人群及监护人进行专门宣传教育,最大限度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增强群众防火意识。截至目前,共悬挂粉刷标语1500 条、彩旗3000 面,张贴封山防火广告3000 张,宣传图册15000本。
另一方面,隐患排查无死角。为杜绝火灾事故人为发生,该县进一步强化火源管控,加大对人为纵火隐患的排查力度,包村干部、护林员每天对农户、林边、地边、坟头、隔离带等重点部位进行巡回检查,对可燃物进行及时清理,对智障等特殊人群、放牧者及从事农事活动的群众紧密盯守。目前,该县26 座望火楼、12 个检查站、42 支巡逻队、2700 余名护林员和69 个县直单位值班车辆,全天不间断巡视和监测,做到无盲点、无死角。
隆化县多措并举全面抓好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发生,切实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日前,隆化县多举措全面抓好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一是加大防火投入。本级财政投入500多万元,新配备防火专用车辆50辆,风力灭火器200台、扑火服200套,同时建立护林员综合管理平台,将2600多名各类专职护林员纳入数字化管理平台,从管理机制和物资保障方面极大地增强了扑火队伍的战斗力。
二是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召开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成立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包保责任体系,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强化各村森林防火指导、督导力度。
三是全面提升防火意识。充分利用宣传车、宣传标语、播音喇叭等工具,广泛深入开展护林防火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火意识,浓厚各乡镇森林防火氛围。累计出动防火宣传车1500余车次,发放防火明白纸25000余份,张贴防火标语300余条。
四是充实值班值守力量。统筹运用信访维稳、森林草原防火等人员,强化值班值守力量,严格落实乡村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备齐防火车、灭火器、对讲机等专业灭火设备,构成全方位防火体系,确保做到见火就消,小火就灭。
五是严格火种火源管控。加强道路沿线、林区边界等重点区域的防范,严格林区内吸烟、焚烧作物秸秆等火源的管控; 实施一对一看防举措,加强对疯傻呆、老弱残以及往年惯犯等重点人员的监护管理,坚持“宁拘不罚”原则,严厉打击非法用火行为。